2021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碳中和”“碳達峰”。中國承諾,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碳達峰”?我們又能做哪些努力呢?7月11日,合肥報業《萌娃學堂》融媒體工作室來到了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萌娃們在這里開啟一趟神秘又奇妙的環保課堂,揭開“碳中和”“碳達峰”的神秘面紗。
在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后,元琛科創研究院總工趙羽博士向萌娃們提問了:“今天的主題是‘碳中和’,那碳是什么呢?”萌娃們很快給出了答案: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怎么來的呢?趙羽博士娓娓道來:“人類和動物都能呼出二氧化碳,但是空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還是來自燃料使用。我們為什么要處理二氧化碳呢?因為二氧化碳就像一床被子,蓋在地球表面,當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就會導致地球越來越熱。所以我們要做好‘碳中和’,把二氧化碳降下去。”
進入三樓實驗室,研究院研發工程師劉蘇濤、沈光宇分別帶領兩撥萌娃進行了碳酸鈣制二氧化碳和電解水制氫及燃料電池發電實驗。其中,碳酸鈣制二氧化碳實驗是由高溫煅燒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通過化學反應,試管中出現了泡泡狀的二氧化碳,水也變得渾濁。萌娃們紛紛睜大眼睛,見證神奇的時刻。
通過參觀實驗室、在老師們帶領下做實驗的方式,萌娃們了解二氧化碳的產生,那究竟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呢?趙羽博士再次用被子做了形象的說明:“‘碳達峰’就是讓我們的被子不能再厚了,‘碳中和’就是讓我們的被子足夠薄。這個任何非常艱巨,大家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努力,比如夏天空調最高開到26度,出門盡量乘坐公共交通。”
在最后的手繪環節,萌娃們紛紛開動腦筋,畫出各自心目中的地球形象,“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藍色的海洋,所以我要給畫上的地球涂上藍色。”
家長們和萌娃們也紛紛表示,通過參加此次活動,收獲頗豐,“希望我們都能從小事做起,為地球媽媽做出一份貢獻,希望孩子們未來都能看到藍天繁星。”
本期《萌娃學堂》通過參觀實驗室、趣味小實驗等一系列寓教于樂的活動形式,讓萌娃們了解到保護環境的知識和意義,加深了對“碳達峰、碳中和”的感性認知。希望萌娃們都能夠從點滴做起,自覺保護環境,共同守護地球這個美麗的家園。本期萌娃學堂到此結束,期待下一期的精彩。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何姍姍 袁兵 周洪 文/圖